close

          從棄若敝屣中創見驚世藝術!

      97年度王功海洋手工藝行銷擴展計畫

 

我要把王功當成畫布,讓王功成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漁村。

-余季老師

 

   在地圖上,你很難一眼看到王功,因為她總悄悄的隱於嘩眾取寵的喧囂城市中,然而提及海洋文化,卻也很難忽略這塊土地,很難不為那獨一無二的漁村故事而動容傾心。彰化縣沿海的王功,這個以養蚵、採蚵賴以為生的聚落,有著陽光、海水與港邊鹹鹹的特殊香息,恣意的浸潤著王功子弟的人生,如常地生活作息中,這塊潮間帶的海洋文化曖曖含光,在「王功蚵藝文化協會」創立的千把個日子裡,從過去棄若敝屣的蚵殼中,創見出驚世的藝術風華,在政府的持續支援下,結合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王功蚵藝,夢想正在實現。

 

 慧眼獨具‧ 點石成金

  民國931月,在創辦者余季、梁鳳蓉夫婦的發想與創見中,王功蚵藝文化協會正式成立。運用當地特產的「珍珠蚵殼」為素材,創作出各種風貌的藝術品;至此,原本在堤岸邊堆積腥臭、蚊蠅孳生的蚵殼,成為藝術創作的題材,社區居民樂見廢棄又佔地的垃圾將幻化為王功的文化特色時,自然表示熱烈迴響。民國94年,協會獲得勞委會的支持,接受委託辦理職業訓練班,同時開始執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培訓出手工藝技術、導覽行銷、產品研發及DIY師資等經營人才,為此一產業奠定了深厚的人力支援基礎。在一次次的作品展覽中,不僅獲得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經電子、平面媒體持續的報導,美好獨特的藝術作品,聲名遠播,越來越多愛好藝術者、觀光旅客、外地遊子均蜂擁來到這個小漁村,參觀共賞蚵藝之美。隨著蚵藝的發展,漸漸帶動觀光商機,創造就業機會,為原住民、外籍配偶、弱勢居民等多元族群的交流與互動加溫,也改善了王功人口外流及貧窮艱困的生活情況。

 

多元就業豐饒在地文化

  走進2007年甫成立的蚵藝文化館,有人像、候鳥、家禽、海濱生物等,結合彩繪、雕刻、製陶、絹印等藝術工法,琳琅滿目盡收眼底,而這些作品,都是由王功蚵藝文化協會理事長余季帶領著一群外籍新娘、單親媽媽等弱勢族群一同創作而成。

  據調查資料顯示,王功蚵藝不只帶動周邊漁村觀光商機,更提升30%的周邊就業機會,再加上多元就業方案人力的支持,蚵藝得以在生產行銷建立基礎,由協會提供訓練,促進社區中高齡失業者、外籍新娘、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單親婦女、家暴婦女等弱勢族群之就業機會

  「剛開始,因語言表達不流利,個性又害羞,在團體中常是陪笑角色,在理事長親自教導下,膽量及表達能力大幅提升。」越南籍配偶盧翠芬表示。

  越南籍配偶盧翠芬與杜氏惠均為多元就業方案的受惠者,兩位憑藉著對於手工藝製作的濃厚興趣與理事長親自指導美學概念及技巧後,開發了美感,自信心也隨之提升,讓製作技巧快速進步,成為協會的留用人員與重要的手工藝研發師資。而來自印尼的台灣媳婦麥惠惠,取得身分證後,加入多元計畫,因工作收入穩定,不僅家庭的地位提升,也有了生活重心,在協會不斷定期加強在職訓練下,加入研發行列,更晉升為專業老師,如彩繪、塑土、串珠等DIY的指導師資,如今已能獨立教授DIY課程。

    李姵瑤為中高齡二度就業的代表,年輕時曾在工廠擔任幹部。當兒女成家立業後,她辭了工作在家帶孫子,當孫子到了就學年齡,她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進入多元後,因有倉管的經驗,工作態度積極主動,成為協會的留用人員,擔任協會商品庫存管理、展場商品管理及DIY商品研發,並協助新進人員的工作適應,在協會的成長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蚵藝文化工作對於多元就業的夥伴而言,不僅是就業機會和工藝技能的養成,對於許多在經濟上相對弱勢的外籍配偶而言,更是第一次的工作經驗,是蚵藝讓他們走出自信的路來;協會期許藉由此一補助計畫,讓更多在地居民有機會在工作上找到自信與快樂,與蚵藝共同成長,進一步建立專業技能,創造更多就業和創業的機會。

 

創藝/管理 精整到位

   每一塊土地都有其獨特迷人的地方元素,可轉換為在地創意文化產業,因此,即使蚵藝文化得到關注,如果沒有辦法販賣獲利,空談藝術也是枉然。如是,王功蚵藝文化協會不若藝術家純粹浪漫的出世思考,而著眼於促進地方發展以帶動觀光行銷為目標,希望能達到每月5千至1萬人次及10萬元以上購物消費。因此,協會結合縣內工藝家共同開發創新商品,以文化創意為行銷的核心內涵,將在地的生態物種設計成作為主力的蚵藝DIY新產品,藉由文化紀念品的豐富多樣性,以低價高量創造市場流通率;同時,協會依照進用人員的專業性,分置於生產線、研發小組、行銷服務、導覽解說等工作類別,採取任務分工分責的管理方式,運用電腦聯絡作業,設置人性化管理和考核機制,依合理報酬分享原則,架構企業化之管理方式,讓工作人員可以有依循的獎罰規則,發揮效率。

 

前進思維 為環保觀光溢注活水

  有了好的產品,行銷工作的配合就更顯重要。通路方面,協會整合多元就業單位的相關產品、接受客制委託,建立全國性的聯合行銷平台,藉以擴大經營能量,希望能擴大商品行銷數字,來提升手工人力資源的需求,如此一來,自然能穩定就業機會,同時催生社區型家庭代工、實體代銷店鋪及網路物流宅配服務,使其不受地域限制得以全方面行銷。

  除此之外,協會也將區域人文、觀光資源與生態環境做出串聯,以推出主題活動來建立聯合行銷、統一管理、獨立經營的合作關係。整合彰化縣三大觀光景點:鹿港、王功、田尾設置聯合行銷點,規劃藝術與觀光結合的深度旅遊行程,讓消費者直接接觸地方特色產品,體驗半漁半農的地方特色文化。如串聯王功蚵藝、田尾花藝、二林匏藝、鹿港工藝、大城陶藝等五藝整合推廣,吸引各階層族群,擴大行銷推廣效益,帶動在地農(漁)家子弟積極投入運作,創造出高營業額績效。

  同時,協會為了突顯環保愛鄉的宗旨,研發出候鳥系列DIY與產品,強調愛惜自然環境,保護海岸生態,透過DIY的製作過程中,搭配導覽人員的敘述說明,讓參與者了解候鳥習性,黑面琵鷺更由台南縣野鳥保護協會推薦為觀鳥站的明星產品,讓蚵藝的文化創意,為愛惜海岸生態來發聲,未來也將不定期舉辦相關環保議題的文化活動,連帶計畫推廣旅遊及地方特產等兩大商品的促銷活動,藉此營造環保與經濟兩全的雙贏冀盼。

 

在地人 說在地事

  綜上所述,推廣計畫經緯萬端,而要能有效曝光,在地文化的導覽行銷則為本次計畫的執行重點。導覽解說主要負責生態、文化的導覽工作,並協助導覽教案的設計、推廣活動的規劃與執行工作。

  協會中擔任生態導覽解說員的林東信,已屆花甲之年,95年加入多元計畫時,因從未接觸過手工藝品,先從協助清洗蚵殼、整理材料開始,也激發出藝術創作的潛力,在資深留用人員教導之下,加上個人的創意與用心,將蚵殼與浮木做結合,創作出一系列的信燈。還以蚵的天敵蚵螺,研發成獨一無二的笛子,深獲消費者的喜愛。而協會在推動生態文化之旅時,因林東信本身有廿多年的養蚵經歷,誠是介紹蚵田生態的不二人選,在協會的在職訓練中,林東信也不斷地藉由上課觀摩、田野調查、多開口、不怕錯來讓自我精進,現在的林東信,不再只是蚵農,更是領人認識蚵的生長及潮間帶生態的專業解說員,為人生「蚵」畫出精彩的一頁。

 

『用心經營, 成就雋永詩篇』

    如果夢想遙不可及,不如自己動手創造一個!美的事物,往往就在眼前。王功文化不僅打造出獨步全球的蚵藝漁村,更以愛鄉愛土地的精神,從一顆被視若敝屣的蚵殼出發,覓得土地與人文重生價值,當發現愈來愈多人關注發展的方向與細節時,實踐更是一個既漫長又辛苦的路。協會藉由新的文化產業帶動社區的凝聚力,提供弱勢失業族群一個學習技能的場域,同時不斷精進產品素質,不讓虛名超過事實,使蚵藝商品訴說出全新的動人氛圍。

  這裡的蚵殼品質好,不容易破,非常適合手工藝創作,就像強韌不畏艱辛的王功精神,協會對於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並有計畫地讓蚵藝產品以企業化模式獨立經營,使之造就更多弱勢者的就業機會,有了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讓在地性的海洋手工藝產品創作出生活美學的經濟奇蹟,在台灣的一個偏遠漁村生根、茁壯,如此驚世的藝術產值,讓世人無法忽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ko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